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星空 2023-11-21 22:40:47

比利·萨默斯的自我救赎

很多人都听说过“墨菲定律”。20世纪中叶,美国空军的工程师和火箭专家爱德华·墨菲进行了一次火箭试验。在试验中,他们需要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挂在受试者头顶上,有两种方法可用来固定这些加速度计在支架上。然而,最终却错误地选择了一种可能会造成灾难的方法,导致试验失败。墨菲随后发表了一句著名的断言:“如果有两种或以上的方法可以执行某项任务,其中之一可能会导致灾难,那么一定会有人选择那种可能导致灾难的方法。”所以“墨菲定律”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任何可能出错的事情最终一定会出错。

该如何来理解“墨菲定律”呢?一方面,这是一个很关键,或者说是很容易让人左右为难、不知到底该作何选择的问题。本来不要紧的事情,因为结果事关重大,或者具有某种特定、特别的内涵,所以就顿时变得很难选择——但是一定会作出选择,而最后往往就是那个选择大概率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墨菲定律”的现实存在,也会督促或者提醒当事人尽可能小心谨慎操作以避免错误,反而可以顺利走向成功。

于是,当“杀手中的杀手”——比利·萨默斯——开始接下自己杀手生涯中的“最后一单”的时候,事实上他也想到了这一点——无论他是否知道“墨菲定律”——小说中写道,“他在想他看过的劫匪策划最后大干一票的那些电影……在这些电影里,最后一票永远会出岔子”。这倒不是迷信,而且比利确实也不迷信,但是,“最后一单的问题还是在折磨他”——事实上,所有“最后一单的问题”,注定会不可避免地折磨每一个人。

斯蒂芬·金被称为“无可争议的惊悚小说大师”,而《一个杀手的自白》也被称为“犯罪小说的扛鼎之作”,这本书在出版后迅速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2021.8)。一个看似“老套”的故事如何才能够写出新意来呢?显然,这是斯蒂芬·金的难题,也正是读者们想要关心的一个问题。

书中采取了双线叙事的办法,一条线就是比利·萨默斯如何履行杀手任务的过程,另一条线则是比利·萨默斯化身的作家如何写“自传”——这个“自传”实际上真的是在讲述他的过去,借以揭示这个杀手之所以成为杀手的往事。两条线最后合二为一,然后就是故事“戛然而止”,打上大大的“剧终”两个字。

当小说在回忆与现实中反复横跳的时候,冷面杀手内心的柔软随之也直白地展现了出来。杀手的“最后一单”,人生的“最后一单”,结果是什么也许并不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个杀手成为了永恒,最后的句号对于杀手的“本职”工作来说看似没有画圆,但对于比利·萨默斯个人而言,他显然是圆满的:这个“只杀坏人”的杀手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而且他成功地实现了自我救赎。

小说非常流畅——毕竟这是斯蒂芬·金的作品;应该表扬的是,译者的功劳也值得记上一笔:书中有不少肯定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绝妙好辞,不妨留意一下。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