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饺子 2025-01-20 11:29:10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权力如何运作

正如权力更迭的一贯规律那样,明朝的建立是一次次血雨腥风狂暴后的安定。从马背上得来的江山,使得中国在封建时期,君主制成为了相对来说科学的政治体制。

我们如今研读那些数百年前的历史和它的浮沉曲线,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相关的学识,更是希冀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制度中,发现一些可以古为今用的东西。

而且随着历史书越读越多,人就会越来越博大和宽广——没有什么是可以一直以原始形态维系的,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事物,“与时俱进”理应是一个被时刻谨记的词语。

在君主制一事上,明代与秦汉、隋唐、宋元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明代的经济社会已与从前大不相同,那么随之而来的国家权力的构成方式、国家权力与其他社会权力的相互关系,也必然发生明显的变化。

而本书正是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先生对于明代的经济社会中产生并演进的国家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讨论。

从明太祖奠基南京,到洪武十三年(1380)废中书省、升六部,可视为明朝国家权力结构由初创到定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明朝中央和地方政权的构成大致上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并称“三大府”,分别掌管政令、军令和监察,并分别对皇帝负责。

随着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激化,中央权力结构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且充满着腥风血雨。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以谋反罪杀左丞相胡惟庸、废中书省,同时升六部品秩,让其分掌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又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称“五军都督府”,分统地方各都司;十五年,废御史台,设都察院,掌监察。中央新的权力结构也告定型。

于是明朝的国家权力机构认真说来可以划分为两大集群:其一是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军事及监察等权力机关,其二则是内廷宦官和外地诸王,宦官的态势是“由内制外”,诸王的态势则是“以外制内”。

在永乐至嘉靖年间国家权力结构进行了第二次调整——翰林院分离出内阁;设立“三堂”;明成祖朱棣以“靖难”的名义起兵,谋得帝位;帝王因之前“事皆朝廷总之”的旧制而不堪重负,出现懒政迹象,教小宦官读书,为不亲政做准备。

本书作者以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冷静客观的笔触,带我们去见识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的数次变革,读来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