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77 2025-01-20 11:30:51

The Hours

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弗吉尼亚·伍尔夫是高中时曾经做过一篇阅读理解,叫《墙上的斑点》,那个时候不知道意识流为何物,只是觉得这样如水一般潺潺流过而让人难以抓住实质的文字太奇妙。当即去百度,后来老师在课堂上专门用了几页ppt 介绍弗吉尼亚,在不知道是几轮复习的语文课上,这样的时间显得尤其可贵。那个时候脑子里就模模糊糊留下了她的剪影,幼年时被性骚扰的经历、神经质、同性恋倾向,那个时候我以为是不幸的经历让她的语句如此破碎,后来才发现这是她记录那些人生中平淡却不容忽视的记忆的独特方法。

不知道为什么,读两个地方的时候忍不住哭了出来。第一个是开头五十四岁的弗吉尼亚窥望着童年的花园,试图找回维多利亚时代的夏天的时候。那个时刻我才明白,我曾经以为对弗吉尼亚而言只有无尽黑暗的家庭生活其实是她穷尽一生都在追寻的乐园,无论是《海浪》还是《到灯塔去》,都有着家庭生活的影子。家庭成员的鬼魂无数次降临她的梦境,而对他们的记忆是她写作的重要源泉。这些记忆并不是人生中惊天动地的时刻,而仅仅是一些零散的、非正式事件,虽然像雾一样无形,但也像树根一样坚固。

第二个是弗吉尼亚最终投水而死,让人想到了博尔赫斯的诗句——“就像水消失在水中”,纵观她的一生,水是不容忽视的元素。在《海浪》中她特意将文字的韵律、故事的节奏变成一种海浪式的波动,控制着人们阅读时的节奏。无论是意识流的色彩还是那片存在于童年中并且此后一直浮现于她的写作中的海滩,弗吉尼亚无声地应和着海浪的律动,从生到死。

很难说弗吉尼亚此刻在我心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总之她不再是那个我臆想中的那个缺爱的、神经质的小女孩,她可以是扑在父亲膝头索吻的小弗吉尼亚、拥有着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可以是学徒时代的读书狂、大脑中无时无刻不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和父亲沿着湖畔谈论诗歌、哲学和人类,她也可以是饱受疯病折磨的躁郁症病人、很难说清疯癫和创造力之间的界限,她可以是四人行中那个调情的女孩、是宴会上和公开的萨福主义者交往的人,也可以幸福家庭中的性冷淡者,总之,如果要选择一个形象作为我脑海中的弗吉尼亚肖像,那么应当是伦纳德眼中的——弗吉尼亚穿着宽大的睡衣罩袍,在书桌前写作,此时一缕头发搭在她的额前。这是人生中再平淡不过的时刻,也是弗吉尼亚式的最值得书写的记忆。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