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s 75·一部动人的传记,仿佛应和着伍尔夫的生命节拍在呼吸。
开篇即让人精神一振,反驳女受害者形象和厄运情节,重新让读者认识伍尔夫—一个强健的步行者,一个不知疲倦的探索者,一个常常快乐的人。
作品方面,文学史上的惯常话语强调伍尔夫意识流的先锋一面,甚至被称作晦涩难懂,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伍尔夫最大的特点是她作品如水流动,一部作品就是一个活的生命。本书的一个重点提示是伍尔夫作品中“回望过去”的一面,不仅是主题中对记忆的追溯,还有风格上对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延续,以及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继承与颠覆。当然,与浪漫主义者推崇自我中心的英雄不同,伍尔夫转向“鼠灰色的”人群,从家庭生活场景和琐事中激发浪漫的宏大瞬间。
另一个重点是书信、日记和作品中呈现出不同面貌的伍尔夫。热热闹闹、精力旺盛、语含机警幽默、乃至偶尔虚荣浮夸社交人格,理性又温柔地关注人性隐秘深处的沉思人格。伍尔夫的生命也和传记一样,拥有花岗岩的坚硬和彩虹般的捉摸不定呢。公众声音与私人声音之外,还有那隐约可闻的“第三种声音”,如洞穴深处的海浪沉稳澎湃,指向深处的生命探索。
女性主义是谈论伍尔夫绕不开的话题,想想她似乎是我的(不算成功的)启蒙人。乍一看之下,她的观点与一些女权先锋的声音相比太温和乃至陈旧了 ,但是在当下的纷杂喧嚣之中或许又具有独特意义。“女人的真实天性是什么?”女权只是夺取男性手中的权力,还是去撼动权力体系本身,又如何做呢?对女性生命的内在核心的探索与思考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