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斯蒂芬•金大名,却没有正儿八经读过他的书,这本算是斯蒂芬•金之旅的开始。故事略显老套,但是对于一个77岁还笔耕不断的作家,还苛求什么呢?这可是曾写出《闪灵》和《肖申克的救赎》的斯蒂芬•金耶,要有多谦卑多热爱才愿意继续写啊。
🌸故事走一贯的好莱坞套路:童年不幸又经历战场创伤的男人,虽成为了冷血职业杀手,却秉持“只杀坏人”的原则,在完成杀手生涯前最后一次任务中遇到了大阴谋,又与期间认识的邻居,同事,陌生女孩产生温情,友情与爱情,使这位孤胆英雄的生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缠连交错。
🌸读到一半很不喜欢安插的艾丽斯这条爱情线,后来想通了:人物形象是在与世界联系之中丰满起来的。亲情,邻里之情,友情,战友情,对陌生人的同情,再加上爱情,男主比利的角色借此圆满了。
🌸对于故事的结局,作者大大知道读者想读到什么,正如书中描述:‘好事发生在好人身上,无论他(男主)的处境会因此而如何改变,都很喜欢这样的发展。’ 我们又何尝不希望看到he呢?
🌸但是哦,“在人生这个兔子洞里,谁也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个曲折和转弯(there are many twists and turns as one hops down the bunny trail of life)” ;作者借奥布莱恩的话告诉我们 “虚构不是真实,而是通往真实的途径(fiction wasn’t the truth, it was the way to the truth)”;又借男主之口说:
“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意外。你只能相信概率,希望一切都好。” Anything can happen to anybody. You play the odds and hope for the best.
“你是宿命主义者。” You’re a fatalist.
“我是现实主义者。” I’m a realist.
🌸感谢斯蒂芬•金创造了比利这个人物。比利的生命千疮百孔,但他心底里依旧藏着那份温情,天真与怜悯,虽然总体ending不算好,但过程中从遇到的人给予的温暖,例如比利杀了母亲男朋友后来处理现场拥抱他的警察,聆听会上怒斥他母亲的主持人,护送他去“永远在刷漆之家”的警察,“永远在刷漆之家”遇到的看似顽劣但本性纯良的孩子,伪装杀手身份期间结交的的邻居,同事,大厦工作人员,陪他去复仇的女孩艾丽斯,一直给他提供坚强后盾的布基。这些相遇和相处都很短暂,但足以照亮比利心底哪怕小小的一个角落。
✍️照进来的阳光仿佛激光,在飞舞的尘埃中如有实质。
“which was lit by lasers of sunlight made almost solid by dancing dust m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