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大变局
作者:谌旭彬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11-1
页数:776
ISBN:9787213111983
豆瓣评分
8.7
下载资源
下载链接
1.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谢谢!
2.本站所有资源文章出自互联网收集整理,本站不参与制作,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
3.本站发布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存在水印或者引流等信息,请用户擦亮眼睛自行鉴别,做一个有主见和判断力的用户。
4.本站资源仅供研究、学习交流之用,若使用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授权,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下载用户自行承担。
5.联系方式(#替换成@):pm#vimge.com
精彩书评
2025-01-20 20:40:42
“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巨著!”
谌旭彬是一位资深的历史编辑,对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上一本读谌的作品是《大宋繁华》从双视角出发解读繁荣又 弱的真实宋朝,让读者了解宋朝为何总被追着打还那么富裕。这本《大变局》用50万字的篇幅揭示大清王朝灭亡的真相,剖析1862-1911这五十年里大清改革的历程。1981年,逃亡承德的。。。展开
2025-01-20 20:40:41
后人而复哀后人
任何一个帝国的崩塌都是漫长的过程
而在此之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已经初露端倪
因循守旧,闭关锁国,贪腐成风,好大喜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所谓的大国风范和自己的封建王权,不断向列强妥协示好拒绝接受新事物新科技,一步一步将自己拖向毁灭的深渊
上学时每每看到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展开
eien99
2025-01-20 20:40:06
关键名词
马勇,男,1956年1月生于安徽省濉溪县。1973年入伍当兵,1977年至淮北煤矿当掘进工,1978年考入淮北煤炭技术学校,1979年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展开
杨不帅大叔
2025-01-20 20:40:03
骑着摩托车的郭嵩焘,追着坐在马车上大清朝
我没听过郭嵩焘,在看谌旭彬《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之前。朋友说,闻曾国藩者必识郭嵩焘。我回,知曾文正,但并未看过。朋友说,你怕是外星人。想来,此刻,我是两三百年前俯首于大清王朝议事厅角落里飞舞着的一直蚊子,只知嗡嗡作响,不知隔壁小小蛮荒之鸟国竟有了蚊香,点燃可让我命喪九泉。呜呼,。。。展开
闲庭信步
2025-01-20 20:39:47
一本还不够深刻的好书
这个书好就好在还原了全貌:当时的人面临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解决办法、如何权衡利弊。这样读者很容易产生代入感,相当于进行案例教学,读史明智的目的才能达到。
比如某个问题,军机处内部怎么讨论的,各地督抚是什么意见,朝廷如何取舍,背后的约束条件有哪些。这和传统的历史书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展开
2025-01-20 20:37:46
改到最后必是革
这本书讲的是1861—1911年这50年间晚清的改革行程。50年时间虽短,但却是一个很关键的历史节点。所以集中精力研究这段历史,弄清这段历史的起承转合与前因后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这本书将编年与纪事本末诸多体裁综合运用,50个年份中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着落,或者单独叙述,或。。。展开
Zcn张陈
2025-01-20 11:30:53
清末五十年之怪事
1861年因洋人不肯跪拜而誓死不肯接见外国公使的咸丰皇帝,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你能想到礼仪问题是外交蕞大的问题? 骨子里的文化优越性伟大,这是外交中蕞大隔阂,并且觉不妥协,这也造成了直接外交变为迂回外交,改变了很多对外政策,比如欧美人士率领清廷外交团访美;斌椿考察团,都是为了跪拜礼。。。展开
阿斗思蜀
2025-01-20 11:29:53
很喜欢
天干刚好10个数,所以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那,1904就一定是甲某年。1840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00八国联军侵华,刚好60年,所以都是庚子年。1.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有形成震撼,少有记录记载,个别提到的称为“庚子抚夷”2.第二鸦片战争,咸丰带着慈禧都被打到热河去了,朝野震动。3。。。展开
蔡文彬
2025-01-20 11:29:53
晚清的改革与转型
本书的主题,是晚清的改革与转型。具体而言,是咸丰十一年(1861)到宣统三年(1911)的改革历程。本书采用了半编年半专题的写作形式,自1861年算起,至1911年清廷灭亡,每一年中选出一项与改革关系最为密切的事件,围绕该事件做集中论述。从纵向上看,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改革演化脉络。。。展开
芥子须弥
2025-01-20 11:28:23
晚清,如此改革五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读来酣畅淋漓,力荐。 经历了周秦之变后的两千年治乱循环,晚清是从秦制走向共和的关键节点。只是晚清当权者有权术、有实力、却无见识带领国家实现现代化转型。 从61年开始的改革,前后50载,却始终未曾触及朝廷根本制度,向先进文明学习,却又抹不开面子、迈不出步子。一味强调大清自有国情在此,。。。展开
东夷昊
2025-01-20 11:28:20
大家都在努力推磨
很佩服作者的史学功底和文字水平,特别是近几年佳作不断,而且每每都是大部头。
这本书前后读了一个月。很多想法,其实作者在书中表述得已经很到位了。所以,还是把书收藏起来,常读常新吧。
把晚清历史比作树木的年轮的话,《大变局》就是在这横向的年轮上做了一个纵向的切片,在编年体的体例上做了某。。。展开
左其盛
2025-01-20 11:28:08
1893年,甲午战争前一年,慈禧太后自比乾隆
乾隆之后这100多年里,没人有资格入住宁寿宫。慈禧选中宁寿宫,自然正是看中了它背后这种明晰的权力隐喻。用一句不那么准确但足够形象的话来说,慈禧是在以“新时代的太上皇乾隆”自居。01—
信息量较大的一本书。站在清廷最高统治阶层的角度,讲晚清的逐年大事记,每章写一年的一件最重要的大事,。。。展开
启风
2025-01-20 11:28:04
晚清五十年改革因何以革命告终?
本文刊于《财新周刊》2024年第1期,题为《透视晚清自救真相》,署名杨津涛唐德刚曾有著名的“历史三峡论”,他把中国制度演变划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其中“帝制转民治”是“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谌旭彬在新书《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他认为1840年之时。。。展开
拉着小鱼的海豚
2024-05-11 12:13:22
大变局到大变局
好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对1861——1911每年的大事件进行了描述,既不枯燥,又可以在阅读中逐渐形成对晚清改革脉络体系的理解。期间,最大的感触是文化制度上莫名的自信,夹杂着器物层面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正视的自卑,形成一种奇妙的封闭:对客观无法回避的落后,因为制度上低不下的头,只能从古。。。展开
清越
2024-04-07 17:15:56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读书诗记
千载锁秦制,未去一分痴。
百川容海纳,公言谑蛮夷。
斯民以为乐,困苦独良知。
明目视天下,不作闭门思。
十年异国梦,归时唾蜼螭。
可贵播芽蘖,春来花满枝。播芽者,容闳也,首读耶鲁大学之国人。晚清之际,觉者寥寥,相比反苦闷难言。闳尝作传曰:盖既受教育,则予心中之理想既高,而道德之范围。。。展开
我爱古诗词
2024-03-20 19:24:21
书摘
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中国的怪事,最奇怪的莫过于总理衙门吸收新成员的方式。据衙门大臣成林向我解释,其策略是以内部摩擦避免外部反对。
清廷之所以愿意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默许海关由洋人掌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洋人掌控下的新式海关能提供更。。。展开
Sebastian Hugo
2023-12-19 20:07:39
一本历史普及读物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的文辞与写作手法,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当今历史科普著作所需要发扬的。第一,作者所写的,是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读物,文辞流畅通俗,但却注重对史料的引用,言之有理,虽然有部分历史想象,但主要在细节层面,无伤整体的客观性。第二,语言通俗流畅。对于文言文,作者不吝笔墨,除了直译外,还结合当时。。。展开
二旬懒猫
2023-10-21 11:51:33
天高高,海滔滔,巩金瓯,承天帱
1799年2月,号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将清朝实力带到顶峰的乾隆皇帝弘历撒手人寰。短短四十余年后,1842年8月,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古老的东方帝国此时还处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殊不知史上从未有过之变局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清朝的统治者起初对此并不在意,可是随着“庚申之变”京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