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zdg 2025-01-20 11:28:51

《周期、估值与人性》读书笔记

1、对A股而言,2005是个分水岭

2、四种投资模式:
1、自上而下,投资时钟与行业轮动,从宏观入手,适合大起大落的行情,比如2005~2011年,2003年五朵金花是首次试验
2、自下而上,挖掘股票
3、赛道投资,比如1996.01~1997.05家电、1995.05~2001.06计算机/互联网、2005.06~2007.10地产,2012.12~2015.06移动互联网/创业板,2019.01~2021.12新能源
4、主题投资和游资,2001年519行情

3、2005年后的三个阶段:

1、2005~2009.08 宏观周期轮动,周期股(2005~2007牛市,2008崩盘,2009回光返照) 银行是个长周期行业(1993~2000向下、2001~2012向上、2013~2020向下、2021~向上?)

2、2010~2015 消费股(2012~2013,经典成长股)、小盘成长股(赛道成长股,强调轻资产、互联网思维)、创业板(2013~2016)

  • 2010消费崛起于医药股和消费电子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发展)。
  • 医药股是永远的朝阳行业,政策驱动(2009.03新医改驱动2010~2015走牛,2017.10医疗42号文驱动2017~2020创新药走牛),未来医药股向科技股靠拢。
  • 消费股并不是永恒的赛道,美股历史看只有2个时期跑赢,分别是1966~1972(漂亮50为代表)和1980~1992(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盈利消费股)。
  • 2011年熊市标准下跌三波,第一波杀估值,第二波戴维斯双杀,第三波尾部恐慌杀跌(通常由极端事件影响市场情绪,2011年是重庆啤酒11个跌停),成长股跌幅更大。
  • 2012年继续下跌,酝酿风格切换
  • 2013年创业板和主板开始分化,创业板表现强势(比主板涨的多,钱荒时期表现强势震荡)
  • 判断下跌是牛市回调还是行情终结,通常通过时间和幅度来判断,比如2014年创业板的5次回撤最长58交易日,下跌最大22.9%。当下跌时间过长(超过3个月)或者回撤幅度过大(超过30%)就认为是行情终结了。但牛转熊通常是急跌,主跌浪不会超过3个月,因此得付出30%以上的回撤准备。
  • 无法通过跟踪行业景气度来判断行情拐点,通常行情拐点领先于景气度拐点,主要是因为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景气度高的时候企业会加大投资。
  • 2014年7月是价值股估值最低点(低于998和1664时期)成为蓝筹逆袭的起点。
  • 投资最难的环节:克服人性、坚持认知。最忌讳临阵换策略。
  • 银行资金配置角度解析2012~2015年的股债轮动,是因为股票行情好的时候,银行按8%年化配资有动力,2015年6月形成负循环后杀伤力很大,股市资金流入债市导致2015~2016年债牛,但2016年年底债灾(导火索是11.09特朗普当选)剧本和2015年股灾类似。
  • 2015年上半年牛市领头羊是互联网金融,创业板半年的涨幅超过前2年的涨幅。类比2017年530之后的主板疯狂。

3、2016~2020 熔断后,核心资产(茅宁组合)

  • 茅组合偏向于消费股、周期股和金融龙头股,宁组合偏向新兴科技产业。茅组合率先启动(2018年熊市前就取得市场共识),2019~2020年茅宁茅宁共舞,2021年2月茅见顶,2021年7月宁见顶。
  • “强势股策略”在牛市中继或许有效,但在熊市尾声大概率会补跌。
  • 大盘股和小盘股的轮动:2001~2007.10大盘股占优(周期为王),2007.10~2016.10小盘股占优(成长致胜),2016.10~2021.1大盘股占优(茅宁共舞),2021.1~小盘股占优(微盘股)。
  • 2018年年底看好创业板的理由:1)静态PE只有28.27为历史最低,2)指数下跌了70%足够出清(主流指数跌幅超过70%只有恒生指数1973~1974、道琼斯1929~1933、台湾综合指数1990~1992、纳斯达克2000~2002、上证指数2008,创业板2015~2018,下跌幅度超过了日经225指数1990~1995和道琼斯2008),3)指数月线七连阴,为历史首次。

4、2021~ 微盘股,红利股?

4、不要拿中国和日本比较,日本1995年人均GDP就到达4.4万美元并一直保持高位,当时美国才2.8万美元,所以日本根本不存在“失去的30年”。中国目前人均GDP才1.2万美元,差距很大。

5、流动性解释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资金流向、风险偏好通常都是同步指标,没有前瞻性和预测性。

6、泡沫行情如何应对?
1、对抗,比如绿光资本的爱因霍恩做空Tesla,老虎资本的罗伯逊做空互联网都很惨,最成功的是2007年的保尔森。
2、顺从,比如牛顿卖出南海公司后又买入,索罗斯基金的德鲁肯米勒在互联网股票栽跟头。大部分高手死于鱼尾和下跌中段。
3、无视,比如巴菲特无视科网泡沫。

7、泡沫破灭的下跌幅度到70%左右才可能有大行情

8、A股历史上的几次风格切换
1、2010年周期股转消费股,2013年周期股转TMT股,2014年下半年蓝筹股逆袭(增量资金),2016年核心资产崛起
2、切换之前出现暴跌,比如2009.08、2012年底、2016年初熔断,切换的周期比较长。
3、基本面(EPS)有实质变化,容易带来戴维斯双击。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