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檐下芋头圆 2024-03-30 01:23:00

一场有意思的社会实验

《大奥》看完总想写点什么,千头万绪,看的时候想到了很多,激起了很多情感,但是看完之后又并没有特别的想写的,就是一种淡淡的惆怅感,但倒也不是那种深陷某种情感之后的空虚落寞,而是有种清澈充盈的感觉。很感激这些优秀的创作者,以漫画的形式贡献了这样优质的作品。

(一)生育改变社会结构

人口结构是大事,一个性别对另一个性别的压倒性数量,可以根本地改变社会性别结构。女性掌权、工作、继承家业,儿子不用工作被好好地养起来,男性好的出路就是入赘到显贵人家,坏的就是成为花街的性商品,更坏的就是免费种马。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的时代,德川将军是女性,将军的后宫就是大奥,大奥就由男性组成,负责给侍寝和传宗接代。每天早晨将军在御铃廊上召集所有男众,钦点晚上要侍寝的对象。侍寝者要沐浴更衣,要在眼角涂上一抹红色丹砂,要是过程中不举就会被砍头,给将军破处也要砍头,因为“伤害到将军”。有人众自然需要管理,也就有位阶,有制度,于是也有“正夫(御台)”和“侧室”,有大奥主管,有高级“御中腋”,也就有低级职位的“御半下”,以及裁衣的、打扫的、做饭的。第一卷简直是爽文,只能不断地卧槽、卧槽,还能这样,卧槽,以及,这也太惨了吧。

但是后来寻思着,在过往的历史中,虽然男女数量相当,还仍然是男性为中心的秩序,甚至有的时候还不如大奥世界里的男性,比如,女儿不会被当作乖乖宝贝被供起来养着,女性的剩余能力似乎无可或缺,但是又没有那么稀缺。以及,要是反过来,女性的人口变成男人的1/4,也会是这样吗?似乎没什么改变的希望…但是女性似乎会被压制得更狠一些。

(二)还能这么说故事,还能这么说历史

这本最精彩的就是那种厚重历史感下的人物塑造和情感纠葛。内容贯穿了德川幕府第三代到第十五代将军,故事推进的过程中还非常合理的契合真实的历史大事件。

在许许多多的人生境遇中,有浓烈的也有寡淡的,有真挚也有权谋。印象比较深的是:(1)终极白月光之有功和家光之间相互救赎但是走向无奈结局的故事;(2)纲吉将军那种欲望无限但是无人可填满的空虚,但是又十分脆弱十分需要爱,结果被最信任的侍从闷死;(3)一代中兴贤主德川吉宗如何将她的治世敦厚、偏执勤俭、政治权术分别传给她的三个女儿,她们及其后代分别把吉宗的三个特质发扬到极致并导致各种负面后果,可以看出人性多面协调就很好,要是在某个层面过于极端就是灾难(4)兰学小队探索发现疫苗的热血故事,他们太崇高太超前了,也只有依附某个政治势力才能在小范围孕育,但是也具有高度的风险,于是在田沼意次失败的政治斗争中迅速溃败,道先路者终将陨落,不过他们的光辉和种子将在之后影响深远,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生命比所有的角色都绵长;(5)家齐在残暴母亲的权威下偷偷三顾茅庐请医生出山,最终掌权并推行熊痘疫苗终结因果病,就此也完成懵懂少年到孤独王者的转型,他和他儿子都留下了“女人不可信”的偏执认知;(6)阿部正弘拯救被父亲长期猥亵的家定,以及家定和笃姬之间的完美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怀表定情与全篇唯一一句直白坦率的“我喜欢你”;(7)家茂和宫这段天然克傲娇的完美的女女挚爱,这两人的人格魅力都好强好耀眼,家茂死的时候我跟着和宫一起哭了,她们的感情超越一切,如何定义都无所谓;(8)最后一代大奥总管龙山从低级武士到家道中落,被卖到勾栏之后被阿部所拯救的故事,还有一个类似的是江岛案中戏子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本身很冲击我,前一个是男性卖身,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温柔所以打扮成精致的女装,还有一个是女性唱戏唱的旦角,打扮成俊朗美丽的小生,拯救他们的都是异性客人,但是命运各不相同,一个是彻底的救赎,还有一个是卷入无妄之灾。

还有很多小人物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展现真实“人”的状态的一面,比如龙山喜欢做好看的服装,比如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解药的蜂蜜蛋糕,还有小人物的困境,比如女性会因为承担太多工作过劳死,以及女性之间相互帮助建起托育机构,还有的就是典中典的最后男人要重新掌权,并且参与倒幕,于是建立起“过去德川幕府那么腐败孱弱就是因为长时间是女人执政”的归咎论,那么荒谬,但是放在当时当地当人,这种论调的产生却又是那么合理,好像曾经女性掌权过的历史不能证明女性也有能力执政,而是会被后来的男性上位者重新阐释,政权的覆灭就成为之后百年来的女性再次被排斥在政治边缘的强力佐证。

再做一个思想实验,既然历史是胜利者的书写,谁知道没有真的存在过一个女人当政的王朝呢?现在所谓的男人书写的全是男性帝王的历史,也有可能因为最近朝代的成功者是男性,将女性政权抹杀的结果。

(三)要女权,但是有生育这回事

生育功能真是女性的天降诅咒。

女性即使当上了将军,还是不能免除生育的职能。女将军又要执政又要生育,又忙又累又生育损伤,所以都活不长,几乎没能实现政治抱负就早早去世。而且又因为生的少、死亡率又高、子孙绵薄,大部分时候自己的孩子都无法成为继承人,而要从旁支去找,很容易被篡权。之后男性重新掌权,提出的理由是,男将军负责执政,女性专门生育就行,各自分工,才能多子多孙(不过男性掌权又带来新的问题,就是生太多,养娃成本太高,造成财政亏空)。

后来躺在床上想,在一个需要靠血脉延续的继承体制下,即使女性掌权,但是女性还是成为生育的奴隶,不生育政权就完蛋。这个问题在那个时代根本无解。那么在这个时代有解吗?

其实没有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想来想去还是无解。其一,还是只有女性能生。所以现在女性的自由更多的是“ 不生的自由”,但是总的来说,生与不生、工作家庭平衡这类鬼问题只属于女性,但是男性就有“不做这道选择题”的自由;其二,社会的继承机制改变了,血统论淡化,但是人口仍然很重要,即使部分女性因为阶层优势,享有那么些“不管社会生育率死活”的个体自由,但是从社会存续上来说仍然不能解决“人口”问题;其三,生育就是惩罚女性,有生理上和社会上的种种理由,确实存在很多个体式的折衷方案,比如转嫁代孕、无痛分娩、生育津贴、母性叙事之类的,但是仍难以改变这个问题。总之,只要世界上还是:(1)只有女性能生育,(2)人口很重要,(3)生育造成女性损失,基于这三个前提条件,要想女性彻底从这个悲剧循环中解放出来,放在哪个时代都根本无解。

(四)近代化不是一场悲歌

最后几章,关于幕府的终结、走向近代的路程,虽说日本也有“攘夷”和“开国”之争、因为无知而匍匐爬行的阶段,不过美国黑船袭到日本已经是中英鸦片战争十几年之后的事了,这使得他们能“以邻为鉴”,再加上长期以来对自身弹丸之地的弱小窘境有自知之明,更迅速地明白自己菜得不行,不变革就亡国,因此十几年内就完成从幕府到明治的改朝换代。关于改朝换代这段,可能是看过许多农民起义式的血与火的叙事,但是这段德川幕府的消亡史,却没有给我那种剥皮抽筋的厚重悲怆感,从武士到生意人的身份转化是如此自然。大奥随着德川的消亡而覆灭,那些要离开大奥的人,虽然都是和德川主君情深意厚的仁义之士,但是并没有“殉国”“殉主”之类情节,而更多的对于迈入新生活的希望,平静自然得就好像老公司倒闭解散,那就再去某个新职位的感觉。(唯一一个有点给我“为旧时代献祭”感的,就是最后一任大奥总管龙山,最后一天大家搬东西离开大奥的时候想切腹,结果切了一半被发现然后抢救过来了,后来凭借出色的审美能力做起跨国美妆服饰生意……他总归也不是为某个政权,某个“国”献祭,不是因为一些更浓重的、更宏大的情感去死,而是只是觉得自己除了做大奥总管的工作之外一无所长,无法在新时代生活下去)。当然可能跟这篇本身的文艺处理方式有关,浓墨重彩写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情感纠葛和某个人的悲剧人生,并没有着重突出某个政权或者时代的逝去带来的“大厦将倾”“扭转乾坤”的沉重悲情,也可能是我确实看过很多集体覆亡怎么造成国破家亡的悲怆叙事,这种“轻盈”的感觉让我觉得很新奇。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