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用微信听书,因为觉得正好可以将开车或跑步的时间同步学习,最初办了月卡因为觉得app里还是有些感兴趣的书,听了近1年后发现感兴趣的都听完了,其他感兴趣的都没上架,后来发现可以导入电子书使用听书功能,取消付费模式后,之前还能听一段时间后来发现使用该功能必须付费。
其实就像网易云音乐一样,不付费甚至都不让你听完一首完整的歌。我大概能理解他们也要吃饭,但我会考虑性价比,尤其在经济条件下行的情况下,我可以接受某笔花费的绝对值高,但我要考虑是否值得,以及是否有更“拼多多”的平替方案。
如果只是让我听自己找的书每个月花费20,我觉得有更便宜的途径。我发现淘宝上有“齐俊杰读书圈”,15块钱,可以听他精选的大几百本好书,他选的绝大部分也是我感兴趣的财经读物。这种听别人的读书笔记算不算读书?有点类似罗胖的得到,吃别人加工过的食物,我觉得2分法,读和不读肯定是读好,效果是否会打折?压缩版也好精华版也罢毕竟不是完整体,就算效果打6-7折,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读N本6折的好书,从饱和式阅读的方式来说,效果可能比同一时间读一半的完整体书籍更好,因为会加速知识体系化的构建。如果真的觉得很有意思,再买本完整版看好了。
后面所有这种途径的听书,我都会标记“齐俊杰听书”。回到这本书,至少对中国近些年的股市脉络算是历史性的梳理,以史明鉴,拉长时间的维度,韭菜炒股心态也会放松几分。(齐俊杰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