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阿罗德斯 2025-01-20 11:29:15

依附主义的温床

印度一直自诩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但民主的成色如何却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印度是割裂却又统一、处处封建残余却又施行民主制度的缝合体,散发着怪诞却又迷人的气息。
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21年印度基尼系数仅为0.342,印度贫富分化程度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严重。印度的割裂可能更多的体现在选举。以2014年印度选举为例,“大家并不知道印度其实有三场截然不同的竞选。这里既有19世纪的印度村民,又有20世纪的城市中产阶级,如今还有新增的21世纪青年。”大型线下集会吸引19世纪的村民,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覆盖20世纪的城市中产,线上社交媒体则抓住年轻选民的心。不同的方式也意味着同样的内容需要用不同的形式多次投放,据估计2014年的大选耗资达50亿美元,与2012年美国大选耗资相差无几。与选举的割裂对应的,在这里连民族主义都有多个版本,印度所谓的宏大叙事模式有三种,一是尼赫鲁和甘地倡导的世俗民族主义,也是印度政府的官方信条,二是印度人民党和RSS倡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目前当权的莫迪即是典型代言人,三是基于种姓的社会正义。
福山说印度陷入了没有发展的现代化困境,没有持续经济增长就发生了社会动员,导致传统礼俗社会并未被改造成法理社会,而是简单植入城市,亲戚群体、乡村原封不动搬入城市贫民窟。表现在选举上,印度可能是唯一一个不仅不反感反而大力支持有犯罪记录的政客的国家,暴力犯罪被选民视为实力的象征,说明这些人有能力保护选民,有手段从国家弄到资源——这恰恰是依附主义的外在表现。依附主义最臭名昭著的现实温床就是阿富汗,是缺乏国家建构支撑的民主发展。拉詹将印度的新镀金时代比喻成基于关系的资本主义,实际上这种说法也可以等同于依附主义的民主衰败。
如果说民主的关键性作用在于促进负责制政府的出现,即关心社会整体利益的政府,那么在这一点上印度无疑道阻且长。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