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好,这是我读的第二本瓦尔泽,泽利希那本不算。以往我是不喜欢碎碎念式的写作的,但瓦尔泽除外,我想可能是每一个场景都太有画面感且能够巧妙地投射在每个人生活中的缘故。压迫与束缚是无处不在的,而自由和欢笑其实也一样。戒律没有使人更压抑,它反而无形中成就了更大的自由。
我更愿意把雅各布理解成每一个渺小的墨点,把本雅曼塔兄妹理解成规矩与教条的投射,所以那一份来自他们的爱也就自然而然带着压迫和规劝的意味。
雅各布对本雅曼塔的表白也是对压迫的表白,他热爱被压迫被管束,同时也享受在规矩背后跨越界限的快感,所以他和本雅曼塔兄妹注定不会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这是矛盾的,但雅各布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一切就像出身高贵的他却不得不进入仆人学校一样荒谬。
而本雅曼塔的爱也一样,他们渴求爱与伤害,渴求生动,渴求在刻板的生活中涂抹一道亮眼的油彩,所以他们带着嘲弄和轻蔑贴近了。雅各布暴露在强权之爱下,反而在生与死的间隙中完成了从仆人到人的转向。最后雅各布选择和校长携手共进,这正代表着雅各布对戒律的反叛,因为越强大的束缚下总涌动着越剧烈的斗争,“你”打压“我”,“我”便打碎自己,只留给“你”一片废墟,但每一个“我”的碎片都是自由的反射,“我”无须信奉上帝,因为当“我”随心而动,上帝便与“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