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别急先吃水果 2024-04-09 00:38:01

喂喂,里面的配角同样出彩

《爱,时光和大怪兽》全本看完,包括后记,已经是00:55分了。

上一次打破正常作息看到凌晨三点的书,是阿缺的《红袖》。

因为阿缺笔下的人物命运,纤若丝线,如风筝一般,虽然绳拽在他们自己手中,却难由自己所控。也拉扯住看书的我,迟迟不愿合上书。

书里的故事,是角色的人生,好像也是普通人自己的。

一本书中,关注主角的命运理所当然,但阿缺的书里面的配角,总是让我眼前一亮,唏嘘不以。

他笔下的配角(大多是反派)对我来说都很特别。

从创作角度说,那或许是一种人物塑造的合理性,但我觉得更合适的表达是,他们的人生本就在那,只是恰好被作者写了出来。

比如《红袖》里的亦正亦邪的陈麻子,从一开始厌恶,好奇,到好像在破庙里亲眼看到他遭遇的一切,甚至体会到他吃了那肉的感觉,感觉想跟他一起呕吐……在揭开他身世的那刻,脸上很痒,我才知道自己在流泪。

怎么会跟一个反派共情呢,他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可是从他的视角,遭遇去看,又难评对错,更多似乎是时局的错……但是这样的时局又怎么破解,作为一个普通人,该怎么活着……对角色背后的思索,是读书的意外收获。

类似的收获,又出现在这本书中的《最后的怪兽》里。

我又碰到一个让我意难平的配角。

利维坦,一个被疯狂科学家改造的巨型海洋生物,它的本体是一只出生不久的月亮鱼。

优雅,从容,有力,有智慧,与世无争。

它本可以这么悠然自得在海洋里过一生,但被人类选中了。

于是书中的角色,便被迫跟着它一起感受成长(改造)的过程……

好奇,探索,迷茫。

痛苦,挣扎,背叛。

恶意,伤害,恐惧。

人类无法承受的所有负面,重重砸向利维坦。

而它几百吨的重量,自然要承受比自身重量数倍的伤害,才能被控制。

看到它的转变,我不得不合上书缓解心情。

到底,谁才是怪兽。

二百年前的科幻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已经隐现这样的疑问。

《弗兰肯斯坦》中,一个被科学家用人类尸块拼凑出的怪物,改造后又遭抛弃,最终同样背负痛苦,走上复仇的角色。

它与自己的创造者,同样以死亡结束生命的悲歌。

今天,如果人类仍旧以人类中心主义去看待万事万物,因为私欲随意改造生命,创造所谓的“神”,会不会导致无辜的人,也步入同样的悲歌?

怪兽们,真的只存在文学作品吗,还是在人心中?

如果普通人也经历利维坦遭受的一切,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不被改造,背叛当初的自己,异化成怪兽呢?

越来越多的怪兽出现了,生长万物的森林也变成了只适合怪兽的丛林,在这丛林中,如果不变成怪兽,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唉,人类。

不过,至少故事中的主角,他没有背叛自己,所以他找寻到父亲深沉的爱,也找回了曾经的自己,那个勇敢的少年。

《最后的怪兽》直击灵魂深处,应该是全书中,最深刻沉重,最激烈爽感的一篇。自我救赎,直面残酷,重新成长……结尾虽满含希望,但萦绕忧伤,久久不散。

读完这篇后,一直沉浸在这种氛围中。

我觉得《大怪兽》应该压轴放在最后,为什么放在第二?

直到看完后面两篇才发觉确实应该放在中间。

《大怪兽》的忧伤,可能会成为这本书的尾调,大概不是阿缺的用意吧。

而把《爱,能否重来》和《去星辰燃烧的地方》放在最后,可以缓冲《大怪兽》带来的忧郁。

就像是香水,前调,中调,尾调。

前调梦幻鲜明,从哆啦A梦的口袋进入童年序章,中调核心绽放,直击灵魂,一路跟随大大大怪兽,为守护重要的人而战,尾调悄然流露大圣的爱与惆怅,映照宇宙战士信仰的荣光……一切在结束,也在开始。

被社会捶打的成年人,灰尘扑扑,但只要仰头,会看到头顶的天空,星辰依旧燃烧。

书已皱,光影泛黄,时光未老。

愿有爱的家伙们,都有守护自己的大怪兽。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