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冬妮 2024-02-17 15:09:56

女性、主体人与人的欲望

很多女性生下来并没有成为“一个人”的环境支持。本以为东亚社会尤其如此,后来发现在世界范围内都一样—— 人们对她的期待是“可观赏”、“好用”、“可提供支持与服务”,并以此为交换获得生存的机会。

可当一个女人具有成为“一个人”的野心、企图和动机,这种企图就会慢慢地、以巨大的力量压到一切,比如对爱欲、关怀、被爱的渴望及其它出自本能的需求。

人就会在这种动力之下,从依赖他者转向独立存在。

女性会越来越要求各种层面的独立,很大原因是因为现代社会走向了经济与思想都相继崩塌的时候,女性会慢慢发现哪怕交换也无法获得等价的尊重与回报。

在意识形态与思想的抵抗运动中,性别意识在飞速地融合与改变着,越来越多女性发现经济独立与自我实现反而是更快捷、高回报、最稳定的投资方式,自然会涌现更多的独立女性。

独立女性在爱欲与情感需求的探索上,也在开辟着新的路径,发展出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新模式。

关乎独立人格的悖论也是,如果一个人甚至还没有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还依旧试图占有、控制或依附他人,那她要如何明确地分辨自己的爱欲与需求呢?

如果她甚至无法分辨爱欲与需求是否来自于自己,那她就只能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并借参照他者的感受满足自己。(就,不会真的有人通过给别人口角而获得自身的性满足吧?)

人格发展需要人的第一手真实感受,并以此获得体验、经验、内在系统的完善。否则一个人就会失去自己的事实,就会建立起加以二手的虚假自我。

尊重自己的事实与体验,对人类来说如此重要。

“事实即体验。”

“事实是不得不思考的东西,不是因为它对应着某种外在与存在,而是因为它是体验世界的内在统一性所必需的。”(Oakeshott 1933:42-43)

很多人感叹爱欲已死,但事实上,女性在性别运动这一过程中并未丧失爱欲,反而呈现更多元、更有活力与生气。

有时候想,大概感叹爱欲消亡的,也算是一种顺性别主义的男性论调。顺性别者男性(以及部分女性)之所以这样感叹,大概也因为他们面对成为主体人的女性(或已然成为独立女性的自己)的时候,失去了产生爱欲与性关系、亲密关系原有的基础和经验。

或许,这也是我见到国内一个特别漂亮的美女投资人一直在亲密关系中非常拧巴痛苦的原因?她们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成为了一个人,但在两性关系中却依然要以低姿态,把自己当作客体去迎合“欲望主体”。

真是非常诡异。

我有时候会这样猜测,毕竟很多人的大脑与激素是经过文化驯化形成的,很多顺性别者的大脑,只有权力差别才能让他们产生性唤起。(吗?)

但也许,崇尚平等的女性,部分男性,尤其是酷儿们,或许并不需要这种权力差位上的性幻想。反而是平等与尊重的关系,友善支持的环境,相互的信任与抚慰,才会让她们发自内心地涌起关于爱与欲望的渴望。我想这是正常的人类理应产生的爱欲动力。

但是,似乎父权社会中的色情文化,更容易把人驯化成权力(暴力)欲望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性与权力就更容易媾和在一起。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