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缺在我印象是独特的存在,他很早就用口语化进行写作,所以往往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那独特的腔调。不仅能够带来识别度,而且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他用这种语言调侃的时候,显得特别幽默,甚至带着一些天真烂漫。这比那些追求辞藻堆砌的作者,不知道高明到哪里了。
独特语言风格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容易让读者习惯于他的叙述,一旦习惯了,无论他写什么故事,读者都会喜欢。同样是写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的人写出来的感觉是琐碎,但是阿缺的笔下却显得趣味盎然,感情充沛,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就好像武林高手内功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飞花摘叶可伤敌。他的内功就是他心中的爱,心中有爱的人才会将诚挚的感情流露笔端。
阿缺的小说另外一个特点是讲故事。他的小说极少用高端的科幻概念,而是选取最经典的元素,比如机器人,时空穿越这些。这些东西,普罗大众不怎么费力就能理解,反而降低了阅读门槛。阿缺的故事巧妙之处在于洞悉了短篇小说的本质,能够利用故事结构来发力,故事结尾往往出人意料,颠覆认知,从而带来强烈的阅读愉悦感。他的作品《偷窥》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本书中的《再见多啦A梦》是阿缺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故事从主角失业回乡入手,然后通过现实与童年两条时间线的叙述,将回忆与各种事情交织,逐渐揭开了故事的全貌。小说真正的高明之处是在于全新诠释了多啦A梦的许愿机制,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故事体验,读完之后只感觉一股温情萦绕心中。
没错,温情也是阿缺小说的特色之一。读阿缺的作品,你会感觉他的洒脱,得意,纯情,浪漫,理想主义,还有善良。正因为这种善良,让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文字对于读者意义,总是会避免刺伤读者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倘若说阿缺的作品有什么缺点,我想是中后段有一种乏力感。在篇幅长一些的短篇或者中篇中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他的成名作《悄然苏醒》开篇灵气十足,到了后半段气势渐渐萎靡,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我猜测应该是作品创作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心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让故事的气韵发生了变化。
不过瑕不掩瑜,阿缺作品带给读者的愉悦性还是毋庸置疑的。倘若评选科幻圈“新四小天王”,我一定会投他一票。不仅因为他作品优秀,还因为他创作勤奋。出道以来,他发表的长篇和中短篇作品接近80部,堪称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