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吃吃喝喝睡睡觉 2024-05-30 00:52:47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读后感

这是剑桥大学哲学女教授写的一本关于“女性主义”的书。女性主义是随着工业治本带来的成果在20世纪普及到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个时代被称为后现代(后工业化或者全球工业化)时代。

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由于蓬勃发展的现代科学引起了能源(煤、石油、风光水核发电)矿产(石灰、铁、铝、氮)行业的飞速发展,全球社会的物质财富生产能力大大的超过了消费能力(想想当前严重过剩的房子、纺织、发电行业),殖民地解放,在大量底层民众的物质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后,思想和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曾经在古希腊时代,只有奴隶主们才能当“公民”,才能在学园里面和柏拉图对话,占社会90%人口的奴隶与牲口无异,住在羊圈里面是家常便饭,贵妇使用阉过的男人服侍沐浴。工业治本的同时呢,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印度、中国等地方,像莎士比亚、福楼拜、歌德、普希金、泰戈尔、李劼人等富人家出身的文学家(偏向关心人)率先开始关注底层人的生活,而从平民起来的狄更斯、巴尔扎克、里克尔、高尔基、鲁迅等文学家(偏向怜悯人)则开始为平民的精神需求供货。我也看过一点绘画艺术史,那个时代也是肖像画创作进入关注劳动阶层的阶段。

由于精神需求和物质生产遵循的规则很不一样,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就能提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所以,只要有满足吃饭休息的物质条件和闲暇(有安全感),就能发动大脑思考,这种思考,像齐泽克的视角一样,抛弃了自古以来的马基雅弗利(类似东方的儒家为尊者讳)的上层思维,开始底层的人的角度思考,表明了王侯将相那种刀耕火种的与人民相处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逐渐觉醒的劳动人民的精神需求了。

扯了这么多闲话,现在进入正题,以前我对女性主义不甚了了,觉得可能是姑娘们要嫁妆或者不想听夫家话的要求,但是这本书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我先梳理下本书的六个章的主要意思:

1、话语权的问题(被侵犯者的意愿的法理判断)

意思就是更愿意让男性发出声音,同时忽略女性的声音,这从来都是管理的秘诀:指鹿为马。给出了统计强女干案被告中,只有3%确实是诬告,但是社会上往往夸大了比例。

同时指出一点,性关系不同于物质世界的买卖关系或者雇佣关系。仅仅是从女性是否同意与男性发生性关系,这一点就非常难以判断是否是男方在侵犯还是女方同意发生的。在第五章中给出了具体的情形。

这一章揭示了女性在维护自己权利,特别是性方面的无力。

2、社会潜规则对女性独立性的贬低

这一章列举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偏见。就是在调情或者发生性关系的过程中,男性对于女性的说法和真实的意愿进行了不公正的推测。有一部分确实是欲迎还拒,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女性并没有同意,就被强迫发生了关系,这里面蕴含着将女性的本意视为一种机械式反馈的贬低。这种贬低在拍摄小绿(黄)片时进行了有意无意的引导,引导观影者觉得哪怕是女性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随着性活动带来的舒适,不同意会转变成同意。

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小绿片中大部分有折磨的情节,将很多通过小绿片学习性知识的男性误以为这是常规的性交流模式,对女性产生了很不好的体验,并对不配合的女性进行贬低。

3、社会规则对女性表达正常诉求的压抑

这方面主要是伦理,去指责女性表达自己在性方面的感受、需求,消灭了很多改进性体验的机会,就像就像裹脚布一样。

这方面我们经常可以在社会上看到类似于女追男叫“倒追”,暗含着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方式,但是女性为什么只能用吸引的方式来获得伴侣呢?而且性的方式是如此的多,性取向如此的多,那些跨性别人士的行为模式该怎么办?一个常见的笑话是,如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男变女了,那要做什么?回答是先让兄弟们爽爽。这就是将女性贬低为一份食物,一件衣服一样的物体,而不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的人。这种社会规训是房间里的大象,男权社会视而不见。

禁止表达,就能压制智商的增加,根据智商高服从性自然就差一点的规律,就是要求服从。所以男性在择偶时有这样一条规律:专科女生是小龙女,本科是黄蓉,研究生的李莫愁,博士是灭绝师太。完美契合了旧时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方便被侵犯)。

4、对男性来说拥有伴侣是一种权利吗?

这里面通过一个谋杀犯的十万字自白书,提出了一个问题,让男性有自己满意的伴侣是不是和吃饭睡觉一样是天赋人权?

乍一看好像这没啥问题,但是这里面也隐含了把女性贬低为物体的概念,因为让男性满意的伴侣不仅仅是一个充气娃娃,更是一个会打扮、会社交、会让男性有虚荣感的女性的人,重点在是一个人上,如果这是一种权利,那么优质女性就成了花瓶一样的物体了,但是任何时代,都有大量的男性无法找到伴侣,不管叫光棍,单身贵族,如果处于这种情况的男性认为是女性或者社会侵犯了他们拥有优质女性的权利,那么他们有权展开报复,就像快饿死了去偷面包。

问题在于:一个会打扮会社交会让男性有虚荣感的女性,不是面包,反而像公爵伯爵的头衔,是一种虽然不是生存必要,但是稀缺的资源,难道获得公爵伯爵的头衔是每个男人应有的权利吗?还是一种社会规则给出的奖励?

5、一个具体的情境

这一章讲述了师生恋在美国逐步被禁止的过程,就是有大量的案例表明,除了财富差距以外,知识、人脉、地位的差距,也可能称为干扰女学生决策是否同意与男老师发生关系的因素,而且本来恋爱这事情就特别玄,充斥着各种光环和误导。

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老师把学生当成是吸收知识的主体(哲学意义上的,或者通俗的说灵魂)的载体,还是一具想入非非的肉体?这个问题蕴含了一个道德判断:老师这个职业的操守,比性欲望应该有更高的优先级。

6、如何保护女性?

在全社会都存在贬低别人的情况,古人云:文人相轻。意思就是有文化的人之间会互相贬低。

被侵犯是困扰女性很久的问题。这一章论述了治标和治本的差别,就是治标的方法(仅仅是惩罚侵犯者)会坚固既有的男尊女卑,而治本的方法(支持女性独立),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底层女性)。治本方法和改良方法没有谁更好,在合适的时机下两者都可能用,才能相得益彰。

在作者笔下的社会学是无力的,阐述了性交易应该通过去罪化(就是无罪)的方式加以抑制,也不应该通过监禁买方去恶化底层性工作者的生存环境。我就纳闷了,现在有这么强的大数据手段,已经有根据转账记录顺藤摸瓜追查了。但是这种治本方案的难点在于,根据“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因为环境就是他们搞乱的”的规则,他们没有任何动力去真正的解决。

真正拥有社会上大部分资源的人不会去做这些事情:对于受到家暴的女性,提供社会化救助,例如:工作,救济金。目前的所有措施都是惩罚性的,比如把家暴男关起来,但是贫困的女性往往遇到这种窘境“強制逮捕政策減少了就業白人男的暴力行為,但同時也增加了失业黑人男的暴力行為。”也就是目前的保护女性的措施,大部分被高阶层女性享受到了,同时对于低阶层女性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恶化了生存环境。

治本的解决方案需要的是充分的物质基础,掌握这些物质基础的人不愿意投资治本的解决方案,只愿意用治标的方案来进一步强化不平等。像是西医不把病人医好的目标,希望病人一直用药。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