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南南的书斋 2025-01-20 11:29:09

明代的权力政治君主制度的全面刨析神作。

明代国家权力机构经历了一些变迁。明朝初期,沿袭了元朝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中书省、御史台等机构。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这一变革完全基于太祖本人的个性使然。初期为了平定元朝余党,和地缘政冶的边防,明太祖其勤于政务,远见卓识。

自秦汉以来,丞相的权力仅次于皇帝,有时候甚至于超越皇权,结党而断。由于太祖个人一路的历程起始之因,对于权力的集中化自然有着格外的小心,不想徒增后患与权力的分化与旁落。朱元璋最终还是废除了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使得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内阁议政也是此时的开始的定制。

永乐帝的夺帝显然还是有些名义上的缺失,这也导致了朱棣更为努力的勤政以正名,并以太祖之制的全面继承为服众之手段。权力的绝对掌控也变得更为紧要。内阁拟票从此确立。

明朝的一大特色就是皇帝亲自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员和社会的监控。这与后朝清代康熙雍正让直隶官员密奏有着更显性的威慑。

内阁制度与宦官共察,一直延续至朝代的灭亡,内阁大学士虽等同于宰相,却又受制于内,与宦官共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各时期的宦官,也绝不仅是居于内府,所派职责五花八门,而居史料记载的声名都各自有不同的贡献,就拿边疆的监军护边来举例,不仅有七次下西洋的郑和,还有出使西域的李达,解决边境纠纷的侯显,屡次出使蒙古的海童等。其实太祖在重要宦官的同时,也制订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加以限制宦官的膨胀与管控。只是奈何历史的流变中,制度的执行与转变总是有太多的变化。后朝的宦官掌权也沦为了政治权力中心的一大祸害。

方志远教授详细分析了明朝决策系统的各项制度,由明太祖就大致确的政治权力的核心及其管理手段,对于整个大明朝的功用与时代下产生的制度问题。这种互相制衡的手段与行政机构的设立有着怎样的时代认知与优劣弊端,作者通过了三大类总加以刨析。明朝的君主制度下制衡的机构与监察也同样是在时间的维度下不断的完善与累积而来。

全面认知明代的政治中心的权力制衡与机构架设,对一个宠大的明朝国家来说,无疑也是复杂多变的,通过溯源来纠正认知偏差更是追寻历史真相的一个重要因素。庆幸再次看到这本绝版十五年后的重磅学术之作。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