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度读书榜单 2023年度读书榜单 2022年度读书榜单 更多历年榜单 Agora S. Y. 2023-12-19 08:32:01

繁华和萧索,只此一瞬

初看《文学之冬》,便让我想起了这些年来所看的一系列有关第三帝国早期历史的文字/影像作品。在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对于魏玛德国的民众来说应该不难想见,但缘何绝大多数的人直到纳粹将通向地狱的大门彻底打开时,许多人还浑然不觉呢?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解释来源于路德宗牧师马丁·尼莫拉的《起初他们》的诗作(讽刺的是,当纳粹迫害德国左翼和Catholic时尼莫拉的态度是支持的),而《文学之冬》则提供给我们另一种,来自彼时德国文化界,知识界对第三帝国诞生这一“温水煮青蛙”过程的诠释。

作为二十世纪早期最自由的国家之一,魏玛德国尽管背负着一战战败和战争赔款的沉重负担,但直到纳粹上台之前,文化界和知识界仍享受着高度自由甚或“纵欲”的生活。有关那段时间都市生活的景象,参考《巴比伦柏林》里柏林的图景就能一窥管豹。不难理解,也许当时魏玛德国的文化人的确很难想象,一个高度自由、繁华,且被左翼社会民主党控制的柏林和普鲁士州,会瞬间成为纳粹统治之下一片萧索、荒芜之地。

繁华和萧索,只此一瞬。对于纳粹上台前的德国知识分子而言,“第三帝国的诞生”也许比起之后的战争而言更是当头棒喝的创伤记忆。命悬一线,流离失所,幸运的如托马斯·曼,布莱希特,格罗兹,阿伦特等终逃出生天;不幸的如本雅明,最终未能逃离纳粹魔爪。对德国知识群体而言,海涅那句“烧书之后便是烧人”言犹在耳,也许在纳粹上台的那个“零时”(不同于伊恩布鲁玛笔下战争结束后的“零时”),这种破碎的命运便已注定。“奥斯维辛之后,诗歌是残忍的”,但对德国知识群体来说,《国会纵火法令》的“残忍”远早于奥斯维辛,在第三帝国诞生时,一切就已经变得令人惊惧,令人绝望。

本书参考多位魏玛时代德国知识分子的笔记、日记,以“日记体”的方式,从希特勒上台开始,到《国会纵火法令》颁布为止,详尽记录了纳粹上台直至魏玛德国所有的民主自由被剥夺的“第三帝国诞生”的全过程。其警醒的价值直到今日仍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极端意识形态滋养的巨兽可以在瞬间吞噬掉人们所珍惜的一切,甚至试图掌控整个世界,当然这是后话。但也许人性本就是后知后觉的,处在历史现场当下的德国知识分子们难以觉察纳粹上台带来的后果;随后的英法亦难以觉察对希特勒绥靖带来的灾难;对今天的我们呢?我想这是读完这本书后,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追问的问题。

年度图书 历史/文化 年度图书 社会/科学 年度图书 外文小说
©2024-2025 vim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