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的诸多作品都是在未卜先知科技的未来,他就是“科幻小说的代名词”,而且其中的科幻元素一直都是作为创作的母材,一如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谈到阿西莫夫时曾说:“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而触发了灵感……我们身旁再也没有阿西莫夫激励年轻人奋发学习和投身科学了。”
直至现在,艾萨克·阿西莫夫,这位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的作品,依旧是为当下各个时期的读者所喜爱!
所以读客科幻文库167号阿西莫夫的科幻短篇全集1、2册,可以让读者一读阿西莫夫“已经有五十一年”写作的短篇小说,同时究其本套书记所被热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能够很好适应当下快速阅读的节奏,而无需花上一段时间去研读他的诸多长篇小说,就能领略王道科幻作家的作品!何乐不为呢!
当大众的阅读口味都被指向对未来的科技,诸如机器人、银河帝国的时候,而这篇《过去以死》却让我见到在阿西莫夫文如泉涌的创作题材上一个小小的分水岭,是穿越时间对过去所掷出的一枚石子,擦着记忆的水面,连缀成一段弧形的波纹,希冀按图索骥往昔时光里面的所有事物。
在《过去已死》里,古代史学家波特利教授为了求得古代迦太基人类的用活的婴儿祭祀来证明他们的野蛮,最终找到年轻的物理学家福斯特帮助他制造年代观测仪,但是,事情的反转却是妻子劳拉想要通过这台机器和她的在大火中丧生的女儿,而事情反转是,波特利教授惮于自己曾经过失杀死自己的女儿,联合以年代观测系主任来阻止这个行为制造年代观测仪被。但是,福斯特已经浸淫其中,和自己学识渊博的尼莫(福斯特的舅舅),公布了这项技术的制作方法。无奈,最后“逮捕令撤销了”。
不长的故事情节,略带科幻色彩的故事架构,却能挖掘出人类在社会交往的现实里面,曾经光鲜亮丽的过往里面,往往都隐藏着鲜为人知自己刻意隐瞒的过往,所以如何面对曾经筚路蓝缕的自己,确实是一个人性属性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学位论文的发表,以及科研立项申请使用资金等等很尖锐的社会现象!
通过阿西莫夫在为数众多的作品中独树一帜的这篇《过去已死》,我们可以一窥阿西莫夫的创作题材的宽泛和智慧,也更要识别在他诸多的科幻作品背后,依旧能剑走偏锋,在科幻文学类的罅隙里依旧能散发出来现实主义微光,让小说回归其对社会现实的本质属性上,反思生活在“透明的鱼缸”该是怎样的一如“都在地狱里饱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