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金虽然名声在外,可Billy Summers确确实实是我阅读老爷子的第一本书,缘由大概是看到了“潘多拉的书单”(公众号)的推荐。不是广告但却想打个广告,这个公众号承包了我今年以来所有的阅读书目,喜欢英文原版阅读的可以关注这个公众号。
言归正传,干点儿正事。用了将近一个月的空闲时间和睡前时间将这本书看完了,情绪的波动曲线很明显呈现了层层递进的模式。直到最后的部分,老爷子还玩了一个反转,先喜后悲,让我在读最后一章的时候,不忍读下去。
文章实际上可以分为两条线,第一条线是现实线,第二条线则是写作线。现实线中,一个叫做Billy Summers的杀手受雇来到RedBull城狙杀即将移转至这里的一个杀人犯。为了保证狙杀的完美无暇,Billy化身作家,融入到小镇生活里,与邻居打成一片,与狙杀点所在的办公楼里的人交好,一切的都是伪装,只为了等待目标出现在写字楼背后的法院街道上。一切进入计划,目标出现,Billy完成狙杀。可是之后的事情开始脱离了既定的轨道,雇主计划除掉自己(从雇佣开始便有这个打算),Billy按照自己的脱身计划藏在地下出租屋里。可有一天,意外就下了被强暴的Alice。两个人的命运开始交叉在了一切,Billy,40岁了,而Alice则是20出头。在Alice的陪伴下,Billy先后解决了自己的直接雇主Nick(没有杀)和间接雇主Klerke。可在最后的逃离过程中被击中腹部,最终不治身亡。
第二条线则是写作线。为了完成狙杀,Billy化身作家写作。虽然是写作,但更像是自传和回忆。写作部分在小说中穿插出现,因此小说也是两条线交叉出现写作线则是从Billy失去自己的妹妹Cathy开始,由于继父的残暴打死了妹妹,Billy则是在小时候亲手杀了自己的继父。母亲经济来源单薄,也陷入了Drug困局,而Billy则是进入了儿童福利院,在那里认识了伙伴,也度过了自己压抑童年。之后,Billy前往阿富汗成为了一名陆战队成员,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目睹战友被杀害,给Billy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在睡梦中甚至能够惊醒。因缘巧合下,Billy成为了一名杀手,一名只杀坏人的杀手。自此,两条线开始合并,从Nick那里接受了这次的暗杀任务,到最终的杀死Klerke,这两条线是合并在一起的,当然在小说的最后,这条线再次分开,现实中和书中的故事呈现了不同的故事结尾。
如果硬要给这本书找到一个关键词,那我的关键词是保护。Billy始终有一个最初,也是最大的心结,那就是没有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妹妹Cathy。从那一刻开始,Billy便开始想要保护他认为可以保护的人,可是一直未能成功。从孤儿院里的Robin和小伙伴,没有一个有一个Happy Ending,最起码在Billy那里是存在遗憾的。在阿富汗执行任务中遇到的小女孩,没有能够给予保护,仅仅留下了Baby shoe;在清除战中,替代自己第一个冲进房间的战友也失去了双腿,另外的战友也牺牲了。在狙杀计划中,Billy认识了邻居家的小女孩Sham,可是狙杀的任务又让他不得不做出选择,他成为了杀人犯,也彻底伤害了Sham的内心——她喜欢的叔叔,竟然是个杀人犯。Alice则是Billy想要保护的新对象,并为之惩罚了强暴她的三个凶手。此外,Billy想要除掉Klerke的一个重要原因,是Klerke是个恋童癖,喜欢年纪小的女孩。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是Billy想要除掉的人,恋童癖的罪行已经超过了Klerke想要除掉自己的因素。在这之前,Billy从来没有成功保护过自己想要保护过的人,而在小说的结尾,Billy终于如愿以偿,除掉了大Boss,并最终通过自己的死亡来换取Alice的clean。Billy活着,将会使得Alice牵扯进杀人案,而自己的死去,似乎恰好更能够保护Alice,给Alice一个崭新的开始。这样的“保护”,也许恰恰能够解释为为什么Billy死去的结局,尽管这个结局我相信大部分读者都不喜欢,而是更喜欢书中的结局。
在悲伤之中,读完了小说。多么希望Alice续写的结局是真正的结局。Alice版本的结局出现在第23章,全篇都是第一人称。刚开始还感觉到诧异,以为大概斯蒂芬金想在最后一章表达情感的更直接些吧,毕竟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容易动人。可是小说的进度条却说明了一切,小说还有最后一章。而最后一章,也恰恰向我们讲述了真正的结局:Billy死去了,带着满足和无憾离开了Alice。小说前半本说沉浸在悬疑中,是埋在悬念;后半本则是温暖与Healing,为我们解开前半部分的谜。可读且温存,治愈却沉重。Fresh Start,New World。